非凡资讯

商务办公>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培训—上海教育"十三五" 重点都在这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培训—上海教育"十三五" 重点都在这
发布日期:     2393 分享
 《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为让广大市民更加清晰地了解“十三五”时期本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改革举措,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为广大网友解读《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回答网友提问。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右)与广大网友互动

  国家把“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作为“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上海在教育现代化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苏 明:“十三五”时期,上海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

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我们在《规划》中明确了四个方面目标要求。简单地讲,就是四个关键词

  优质均衡

就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15年基本公共教育发展水平,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高中阶段教育实现特色、多样发展,残障学生的教育和康复服务得到充分保障。

  质量保障

就是实现育人质量和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基本建成,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开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若干所高水平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具有一年及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教师比例达到3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50%,智慧学习平台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发展服务。

  服务能力

就是显著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成一批国家级创新基地和国家级智库,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2.5年,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40%,在上海就读的国际学生数达到12万人。

  现代治理

就是基本形成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形成各类教育主体各司其责、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的“管办评”制度体系,建立高效协调的市级统筹机制和依法行政的权力清单制度,形成完善的财政保障体制,形成分学段、分类别的教育现代化标准体系,以信息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形成健全的社会参与评价制度。

  上海交通大学

  △ 越来越多的申城高中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也很重,具体有哪些主要任务和举措呢?

苏 明:“十三五”时期,上海教育将重点推进实施六项主要任务十项重点改革十大建设计划

六项主要任务:一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和身心综合素养;二是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优质科学发展;三是推进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四是提高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五是提供更加灵活便利的终身教育服务;六是促进残障、超常等特殊需求学生更好发展。

十项重点改革: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二是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健全依法治教制度体系;三是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引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四是加快高校科研管理改革,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五是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参与办学新格局;六是完善师资队伍管理方式,打造教育人才高地;七是优化教育投入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八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九是全方位融合信息技术,激发教育教学创新活力;十是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提升辐射服务水平。

十大重点建设计划:学生思想道德与身心综合素养培育计划、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引领计划、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与特色发展计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计划、终身教育体系完善计划、创新创业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引领计划、社会力量办学引导计划、教师队伍水平提升计划、教育对外开放支撑计划和智慧学习信息系统支撑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十三五”时期,上海在立德树人和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面有什么考虑?

苏 明:上海教育系统正在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并将贯穿到今后工作当中去,特别是“十三五”工作中。我们把“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和身心综合素养”作为“十三五”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首项重点建设计划。同时,还专门研究编制了德育专项规划——《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三五”规划》,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

  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

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中小学学科德育和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促进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升德育工作队伍专业水平,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和师德水平。

  提升学生体育素养与健康水平

实施“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体育课程改革,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提高重点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提升学生艺术和科学素养

建立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发展机制,让每个学生至少具有一项艺术爱好、掌握一项艺术技能。开展系列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实施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

  △ 动脑动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构建校内外育人共同体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社区、家庭全面参与的育人体系,健全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优化志愿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实践学分制,推进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十三五”时期,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率将达到90%,区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成率达到100%,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比例达到20%,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达标率达到95%。

  “十三五”时期,上海如何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满足广大市民对接受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

苏 明: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是“十三五”时期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努力的重要目标。

学前教育阶段,重点是提供更多公益普惠的高品质学前教育。首先解决学前教育的供给问题。上海目前正处于新一轮的人口高峰,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上海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压力会更大。“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约150所,并继续通过增设班级、适当提高班额等办法,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入园高峰。同时,健全幼儿园教职工和保育人员配置标准,完善市、区、园三级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是促进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优质均衡发展。 落实义务教育“五项标准”,实现城乡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健全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范围。实施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计划,引领学校坚持育人本源,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施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建立城乡学校互助发展新格局。

高中教育的重点是促进特色化、多样化发展。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和高中学生特点,推动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个性化学程、“走班制”教学、学涯生涯辅导。强化高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推进创新实验室建设。开展特色普通高中学校建设,促进高中教育分类发展。同时,加强高中与大学、职业院校、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职业生涯教育和高质量职业体验经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化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上海这方面有哪些重要的任务与举措?

苏 明:“十三五”时期,上海高校要牢牢抓住全面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紧紧围绕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的重点任务,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力争进入世界发达高等教育行列。

  一是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按一流标准建设本科专业。大力提升本科教师教学能力,健全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激励机制。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实施学位点的省级统筹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位点布局结构。推进研究生特别是高层次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引导研究生在助力科技创新过程中培养能力、提升水平。

  二是统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制定实施上海“双一流”建设具体方案,重点建设若干所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优势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实施地方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计划,通过落实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部市多方共建等方式,整体提升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点和高水平特色学科群,建立布局合理、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高校学科布局体系。

  三是推进高校分类发展和布局优化

构建形成高校“二维”分类发展体系,建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重点建设机制,引导高校科学确定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实现从“一列纵队”向“多列纵队”发展。进一步统筹全市各类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规模、类型、层次和空间布局,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发展。

  “十三五”时期,上海如何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苏 明:“十三五”时期,上海将着力构建开放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知识型、发展型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学生的技能水平世界有目共睹

一是完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继续探索中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探索构建从中职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到2020年,中高职贯通培养达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点的30%以上,中本贯通培养达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点的10%。

二是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试点举办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

三是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重点建设一批行业特色鲜明、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联系密切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

四是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推进“职业体验日”制度化、常态化,探索建立30个面向中小学生的职业体验中心。试点推进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是推进职业教育多方联动发展。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继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全面实现能级提升和功能拓展,共建共享100个开放实训中心和一批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培训基地。打造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旋转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六是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推进国际水平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扩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范围和规模,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上海是如何扩大教育资源共享、健全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的?

苏 明:健全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是满足多样化教育及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时期,上海将采取以下措施,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为市民提供更加灵活便利的终身教育服务。

一是推动政府、社会、市场、企业等多方协同,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共建共享的终身教育供给机制;鼓励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教育延伸,深化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设;建立学习信息共享机制,扩大面向各类人群的终身教育服务。

二是改善终身学习的技术环境,大力开展在线教育,建设公共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实现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对所有学习者的全覆盖,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终身教育服务。

三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相互开放、衔接融通,探索建立各类非学历教育的资格标准,建立各种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制度。

  特殊教育是帮助残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上海是如何保障残障学生更好发展的呢?

苏 明:尊重和保障残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十三五”时期,上海将着力健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优化学前特殊教育设点布局;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学校办学水平,强化对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的管理;探索适合残障学生特点的多样化中等职业教育,为各类残障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增加残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断拓展残障学生高等教育专业类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拓宽残障学生终身教育渠道;同时,积极推进医教结合,完善多部门协同、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联动的医教结合专业服务机制。

  “十三五”时期,上海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将有哪些新突破?

苏 明:“十三五”时期,上海继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各级各类的学校科学选拔人才。

一是实施普通高校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及上海的相关指导文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统一高考的内容和形式,调整统一高考的科目,例如,考试不分文理、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稳妥推进高校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发挥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重要参考作用。

二是完善考试招生保障制度。首先要做好命题工作,统筹研究和推进考试命题改革科学设计试题内容。考试招生诚信和安全管理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会在高考改革全程不断健全信息公开和监督查处制度,确保高考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明年就是正式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第一年,一月份即将开始春考,在此,也预祝广大考生考出好成绩。

此外,“十三五”时期,我们还将研究推进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招生,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高职招生录取制度。

  今年9月,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颁布实施了“人才30条”,请问上海教育在服务科创中心建设、深化高校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苏 明:高校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充分发挥本市高校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密集的独特优势,以“四大支撑、一个保障”为重点,全面服务和支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四大支撑

  ?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撑夯实上海科学和工程中心地位;

  ?二是推动校企等各类要素协同创新,支撑引领上海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三是加强上海高校吸引全球高端学者和优秀学子的环境条件建设,支撑上海成为高端人才集聚地;

  ?四是构建和开启大学生众创模式,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个保障

完善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所需要的保障条件和政策举措。比如: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我们把服务科创中心建设作为倒逼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着力深化以下三方面的重点改革

  一是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科研反哺教学、跨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营造创新创业育人氛围。

  二是深化师资人才管理方式改革。健全高校教师全过程培养管理体系,按照教师要成为先进思想文化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的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创新实践、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深入推进高校教师分类考核、分类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师德、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考核评价导向。同时,还要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大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增强上海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是深化科技创新与转化机制改革。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组织引导和超前布局,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条件建设。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分层布局各级各类创新基地;完善区校协同创新机制,重点建设若干环大学科技创新区。完善面向市场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推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实体化运行,推进技术转移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高校技术交易机制,构建技术转移服务链。加快落实高校职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激发教师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活力。拓展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打通高校与科技创新型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通道。

  “十三五”时期,上海如何继续发展民办教育?

苏 明:上海的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上海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健全扶持政策、规范办学行为等举措,与全国人大前不久通过的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高度一致。

一是深化民办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非营利性、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改进政府资金对民办学校的扶持方式,提高扶持效益。优先扶持非营利民办高校示范校、民办中小学非营利制度试点校建设。

二是建立健全民办学校健康发展机制。适度发展民办学前教育,鼓励民办中小学特色办学,创建高水平特色型民办高校。支持民办学校品牌化、集团化发展。鼓励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民办学校质量第三方认证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

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完善和拓展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功能,创新民办教育融资机制与奖励机制。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机制,加大在远郊区和人口导入区的购买力度。完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相互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的机制。支持培育新型教育业态,推进办学主体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上海交通大学

  △ 民办学校招生面试不看竞赛证书看综合素质

  如何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上海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苏 明:坚持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是上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们将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的总体要求,全力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不断提升上海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是进一步提升涉外办学质量。重点围绕国家急需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类专业建设,引进国外优质资源,鼓励境外一流高校来沪合作办学。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企业与境外高水平院校开展合作办学。支持学校探索开展境外办学。

二是大力推进双向留学工作。进一步加大出国留学支持力度,继续实施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计划。建立健全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重点学科和专业相关学位研究生的留学生就读比例。推进设立若干区域性留学生服务中心,支持留学毕业生创新创业。

三是加大教育对外人文交流力度。积极参与国家对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和项目合作,支持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人文交流,形成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人员交流互通机制。培育建设一批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实施“一带一路”教育合作计划,建立上海“一带一路”产学研协同推进联盟,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

  未来五年,上海如何加大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苏 明: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进互联网+教育,着力实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

一是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应用环境。依托教育城域网,推动各级各类学校逐步优化信息化应用环境,促进教育数据和资源的融合共享,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二是以信息化支撑引领教与学的深刻变革。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高校优质课程共建共享,探索数字化教研环境。以应用为先导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能力。

三是探索线上学习的制度支持机制。建立健全学习者线上学习的认证、记录、评价和服务机制,完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转换机制。建立实名认证的个人终身学习帐户,形成贯穿一生的学习档案记录。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服务体系,支撑“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同时,发挥信息化在管理服务中的作用,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体系,创新教育数据资源管理机制,加快管理流程优化再造,支撑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本文来源:
上海教育微信号。整理: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培训老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更正。(版权声明:推送文章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除非确实无法确认。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免费试听热门课程
在线客服
免费软件
免费试听
最新活动
学费查询
开班查询
就业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