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被一网打尽
昨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报料,称阿里巴巴(上海淘宝运营培训)抢注了“双十一”商标,并发出一份《通告函》,该《通告函》称,经阿里巴巴授权,天猫就“双十一”商标享有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其他任何人的使用行为都是侵权行为。一时间,此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而对此信息进行核实,发现在中国商标网上的信息显示,阿里巴巴(淘宝运营培训)集团早在2011年11月1日就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了“双十一”的商标,注册号为“10136470”,并且已经获得申请通过。
此外,除了“双十一”外,“双11狂欢节”、“双11”、“双11网购狂欢节”、“双十二”、“双12”等商标也都被阿里巴巴集团(上海淘宝培训)抢先注册,并且已经获得通过。
同时注意到,在这么多有关双十一的商标中,有个“京东双十一”也格外惹眼,难道京东(淘宝培训)也注册了双十一商标?这个“京东双十一”是由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申请的,申请日期为2013年11月14日,但状态仍为“商标注册申请中”。
阿里巴巴:
是别家先惹我们的
虽然阿里巴巴抢注了商标,但微博、微信上所传的那份《通告函》是否为阿里巴巴(上海淘宝运营培训)官方所发?咨询了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双十一项目负责人。
该负责人并没有正面回应通告函中内容和阿里巴巴的关系,不过他向记者表示,阿里巴巴(淘宝运营培训)早在2012年就申请下了“双十一”的商标,但为何2012年、2013年都没有出现《通告函》?这位负责人称,如果某些电商按照客观事实描述自己的广告,也就不会出现一些纠纷,也许就不会有这份《通告函》。
在《通告函》中看到,阿里巴巴称“有少数电商企业罔顾事实,在广告中使用‘瞎淘’、‘假货’等宣传用语试图将阿里巴巴(上海淘宝培训)集团与假冒伪劣相关联,企图降低消费者对淘宝、天猫的信任和喜爱。”
而这位负责人也坦承,正是某些电商企业对阿里巴巴(上海淘宝运营培训)的恶意中伤和不正当竞争,才迫使阿里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这位负责人最后表示,阿里其实并无意打这场口水仗,还是希望广大电商能和阿里巴巴一起,把精力放在做好双十一(淘宝培训)期间的服务上来。
同行声音:
市场是大家的
针对阿里巴巴所发的《通告函》,国内另几家电商(上海淘宝运营培训)企业很快也发出了回应。
其中,京东商城发出《致全国媒体合作伙伴的一封信》,指责“某电商企业措辞强硬地要求各大媒体不要为其他电商企业发布带有双十一字样的促销广告。”
京东方面称,11月11日(淘宝运营培训)已经成为全零售行业的节日,也是消费者的网购狂欢节。但“该电商企业一贯倡导开放和生态,却试图将此节日以‘合法’的方式据为己有,甚至用威逼利诱的手段给媒体和电商同业公司设置障碍,实在是有违开放的互联网精神,有违公平(上海淘宝培训)竞争的原则。”
京东表示,“这种借法律之名、行垄断之实的行为,实质上限制了广大消费者本应享有的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参与权,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此后不久,国内另一家知名企业苏宁也在其官方(上海淘宝运营培训)微博上发出《关于双十一商标广告禁令的声明》。该《声明》称,“禁令是客观事实,在各家电商广告出街之前釜底抽薪,法律合规手段不义”。
苏宁方面还表示,“双十一可以是你的,但市场是大家的,蛋糕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历年“双十一”吸金榜
2009年,“双十一”大幕开启,天猫商城(淘宝运营培训)双十一销售额为0.5亿元
2011年,天猫商城双十一销售额为33.6亿元
2012年,天猫商城双十一销售额为191亿元
2013年,天猫商城双十一销售额为350.19亿元
2013“双十一区域土豪榜”
城市榜:
状元: 上海 21.6亿元
榜眼: 北京 18.05亿元
探花: 杭州 10.49亿元
第四: 深圳 8.88亿元
第五: 广州 8.29亿元
除直辖市(上海淘宝培训)之外省份榜
状元: 广东 33.7亿元
榜眼: 浙江 33.6亿元
探花: 江苏 30.6亿元
去年“双十一” 广东消费最高
2013年,相关数据(上海淘宝运营培训)显示,淘宝”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亿只用了55秒;达到10亿用了6分7秒;凌晨5时49分,阿里当日交易额突破100亿;当日总交易额为350.19亿。
2013年“双十一”当天,前23个小时浙江稳坐头把交椅,广东和江苏紧随其后。但在(上海淘宝培训)最后一小时,广东“剁手党”突然发力,成交额反超了浙江,斩获“冠军”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