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
上海UI/UE交互设计培训)可能我们整天都耗在了设计上,吃饭在看图,吃完就撸图,但是设计能力提升依旧看不见,摸不着。
为什么呢?怎么进阶呢?
想想,我们是否缺少这个四个习惯和坚持?
没有习惯搜集、记录「好设计」
不会用自己的语言点评、描述「好作品」
不会思考设计师这么做的设计目的
即便发现问题,也不会尝试优化
没有习惯搜集、记录「好设计」
有「设计输入」才会有「设计输出」,摘抄别人的好设计,并不丢人,也并不是「抄袭设计」的行为。
这只是让你离优秀的设计距离更近一步。
(
UI/UE交互设计培训)这其实也跟学习方法有关,怎么样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其中「向最优秀的人学习」就是学习方法中的一种,既然花时间去学了,为什么不上最好的平台、为什么不阅读最优秀的文章、为什么不看最棒的界面?不是吗?尤其是互联网行业,获取他人的一手、二手资料是多么的容易。只要你有这个习惯。
那么怎么搜集、记录?我把他归纳为三个步骤:
1. 看/玩
关注行业大牛的动向:他们在接触些什么?他们都上什么平台,关注什么,阅读什么文章,在做什么事?超越不了他们,至少能跟上他们。
像国外的Behance,Dribbble,Medium等等坚持逛起来,给自己定个目标,每天一定要搜集多少。
体验新事物(体验新产品)。
2. 搜集
Behance用来搜集好作品,国内的花瓣也可以,很方便。印象笔记则是整理除Behance上以外的信息。把所有好的东西统统整理在印象笔记里面,会有满满的成绩感。切记一定要在PC端来整理自己搜集的东西。手机上碎片化的时间用来学习,倒不如玩农药,没有深度思考。
3. 再整理
搜集下来,那还是别人的东西,只是被你分了类。所以需要花时间统一整理,学习是痛苦的,但是痛苦就说明你已经学习,有了提升。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不定期的整理他们。这样才能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搜集、记录能督促自己和优秀的事物多一些碰撞,如果是带着自己的目的去搜集那就更好了。
记得《刻意练习》里面有这么一个观点:用自己的说话、语言方式说出来,你才会真正的记住它。因为这个过程你会思考,把它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这个时候是表达输出锻炼的最好机会,用怎么样一个思路来「夸」一个产品?
「这个交互动效很酷、这个配色挺舒服的、页面有留白、有层次感、这个功能太赞了,我很喜欢」。类似的这种评价难免逃不开「主观的思想」,很危险。这跟你的上一位老板说的「这个按钮再大点、要紫红色」没什么差别。千万拒绝「主观性」。
那么怎么点评?不会,我们还不能学习别人吗?能。
这个颜色、配色怎么样?——将红色赋予会员,一方面通过醒目的红色可以突显会员与众不同的尊享感,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来了解会员,带来更大的收益。
这个留白怎么样?——页面适当留白,弱化不必要的视觉元素,突出内容本身,从而提升用户操作效率。
这个阶段不要「吐槽」,因为我们是一定素养的!一开始就开始吐槽,难以让我们发现她的美。
不会思考设计师这么做的设计目的
不能吐槽,但是不能没有怀疑。一定要敢于怀疑,这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设计师为什么会这么做?他是抱着怎么样的一个心态做的?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锻炼对于产品目标、用户目标的敏锐感。这可以更好的拉着我们的思维回归需求本质。也能够让自己去提高用户目标、用户目标、技术等等问题上的平衡。
最好的办法是能找到那位设计师,想他问个究竟。博客、论坛等等留个言,说不定还能拉进彼此的距离。
另外也可以多看看一些大牛设计的项目总结,多多少少能透入出一些设计思路和缘由。我们在使用的产品一次次的迭代,也是我们可以思考,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的地方。只有愿意去发现问题,才会深入的去思考这个问题,不然都只是浮光掠影。
即便发现问题,也不会尝试优化
有尝试做过redesign吗?比如天天打农药,难道没有发现经常邀请错了好友吗?因为好友列表一直在刷新(在/离线、正在游戏、段位),这就导致瞬间的添加动作导致错误的发生。是不是可以适当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
UI/UE交互设计培训)实践和上面的三个习惯都不一样,前面的都是别人的东西。这是真输出,只有真输出,才是「真男人」。多好的设计锻炼机会,花点时间琢磨琢磨还是一份作品集。
看别人怎么做的优化,学习他的思路。只要自己发现的槽点,或者是很多人都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记录下来进行再设计。虽然这个过程会比较有局限性,脱离了数据,脱离了用户反馈,更是脱离了团队。但是这至少可以熟练工具、培养设计思维。不要觉得没用,好的设计想法都是在尝试中跳出来的。
以上4个习惯,如果给你带来一些思考,或则带来一些反思,那是极好的。
本文来源:优设网http://www.uisdc.com/4-design-habit。整理:UI交互设计培训老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更正。(版权声明:推送文章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除非确实无法确认。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