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现代主义集中体现了人类对现代社会到来的震惊与不安(
上海平面设计培训),那么后现代主义设计则代表了一种文化上的适应和绥靖。对于那些具有造反精神的学者来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保守主义”[哈贝马斯],后现代主义的经验无异于一种“缺乏深度的浅薄”,一种“平淡”。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这个词的流行是在X960年代的纽约,当时,一批年轻的艺术家、作家和批评家如劳勋伯格、凯奇、巴勒斯、巴泰尔梅、费尔德、哈桑和桑塔格等人,用这个词来表示对已经进人博物馆的“高调现代主义”[high modernism]的不满和超越[2]。在1970年代初的建筑界,有美国的文图里和英国的詹克斯公然向现代主义建筑挑战,后来又从建筑扩散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各个方面,如是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111。到了1970, 198。年代,有关后现代的讨论在人文社科领域广泛开展起来,在一批重量级人物的影响下,后现代话语有甚嚣尘上之势。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和大众传媒研究,这些新兴的理论和学科,都被归并到后现代主义的旗帜下。后现代主义设计在真理观和历史观上,多半持一种相对主义的立场。后现代的情感体验,殊不同于20世纪初那些慷慨激昂的乌托邦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