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面前,人类应该常常保持应有的谦虚,所以人们就必须具有生物学的联想(
室内设计培训)。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只能有限改变“以机器为本”造成的负面作用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者引起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必须重新考虑工业革命以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类只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维护自然生态的循环是维护人类生存的前提,无限富裕和无限享受最终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结果。人类必须从生态学世界观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概念,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各种东西。从生态的角度来重新思考人机关系,会给设计师一个不一样的视界。在这里,生态不是自然意义上的,而是人文意义上的;不是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而是指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设计要符合人性,要符合人自身发展的目的。
在实际生活中,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不能单纯将它视为普通的动物,也不能将它等同为一部机器。早在1964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马多纳多和柏斯普写了《科学与设计》一文,严厉批评人体工程学中那些靠不住的线性化方法,批判从人体工程学中简单化的借用设计方式,批判美国人体工程学把人的复杂特性简单化成机器参量,并批判把人看成伺服结构的模型。马多纳多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机工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工业设计是一种活动,它的最高目的是确定那些由工业生产的对象的形式特性。形式特性不是指外表特点,而是指把结构和功能关系转变成按照用户和制造者观点的内部一致性。”设计师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一张现成的人体工程学的图表、资料表述的是一般情况下人的特征以及所适用的条件,如人直立时的身高、手臂伸长时的臂长等,但在实际使用产品时,这种标准状态并不多见。根据神经反射学说建立起来的人体工程学测量方法,是源于动物试验,其刺激的反应仅限于一个点”,它忽略了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当一个部分发生变化时,其他的部分也会发生变化。
人体工程学不是万能的(
上海室内设计培训),覆盖面毕竟有限,本质上它是一种手段或者方法。人体工程学是使用客观尺度代替靠不住的人的感觉,但它不能对人类的触觉、听觉等进行完全准确的测量。测定器能够类似于人的感觉,但由于仍有它未知的地方,所以与人类还是不相同的。设计技术来自理性的方面,人在心理学的许多方面都具有非理性的因素,很难达到广泛程度的理性标准和处理方法,它包含一部分不确定因素。人是通过难以令人相信的复杂的知觉作出判断和进行活动的动物,因此,仅弄清楚某种感觉并以它来推断整体的做法是危险的。便于使用是由众多的因子综合的结果,仅仅依靠几个性能值是不能测定的。人体工程学是探索设计的有力武器,但不是绝对的武器。人的智慧虽然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技术的革新,但人的肉体方面是经过了多少万年才做到与自然相适应的,因而技术乐观主义是危险的。现在的适应仅仅是能看到的,而实际上内部没有看到的不合理的地方正在凝聚,它会像公害那样突然开始成为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
人体工程学研究人机关系,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认识和研究人机要素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在系统中的最优化组合,确定系统的最优组合符合“安全、高效、经济”的标准。几十年的研究使今天上至航天飞机的座舱,下至扳手螺丝刀的设计都有了科学的依据,使人机关系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随之提高。这种使设计物与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相适应,使人的生活工作更轻松舒适从而达到系统的高效、安全目的被称为“宜人原则”。但是盲目无限制地宜人会导致意外的结果—损害了整体的效能。便利与舒适是令人满意的,但不见得百分之百的满意就是理想的。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如果是在最适宜的条件下长大的,那么一旦遇上特殊情况,其适应能力就明显下降,有时甚至会面临死亡。在尊重人类的名义下,出现了认为舒适的生活就是理想的倾向。保护能使之变弱是生物学的原则,安全是必须绝对保障的,保留一些现有的不便也是必需的。现代科技支撑的设计只是无限制的服务,满足人的需求,这将造成人的退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设计对人类造成的最大危害。仅从一件产品的设计来看,应用人体工程学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使用者的更方便、更舒适、更愉快,或是使工作更有效率,但局部合理的东西从长远观点来看未必一定合理。室内空调系统可以使人在炎热的夏季感到凉爽舒适,但长远会使人体对气温的适应能力减弱,体质下降;笔直平坦的高速公路使司机过于舒适,结果因为刺激过少容易导致车祸;快餐店舒适的环境使顾客滞留而降低了周转率;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但如果用得太滥会让人变得懒惰(
上海计算机培训)。一味追求轻松舒适不一定是人类的根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