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设计史不可能脱离工艺史而独立存在(
上海计算机培训)。古代造物历史的编写,是从20世纪初发其端的,是开办新学校设置新课程的产物。因受到来自日本的影响,按照当时的认识和习惯,造物设计被称作“图案”、“意匠”、“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因学校设置“图案”、“工艺”专业,就应教学需要而编著该专业各类教科书,论述其历史发展现象的教科书也就按课程名称叫作“工艺史”或“工艺美术史”。最初的“工艺美术史”多数为教学用讲义,以手抄本、油印本的形式在小范围内使用,出版极为困难。即使到了60年代,如1961年文化部组织国内部分艺术学院的专家学者陈之佛、罗未子、龙宗鑫、和兰石等编写了《中国工艺美术通史》,也未能获得正式出版,其中有意识形态和学科本身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变化之后,我们对于古代工艺美术史的研究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从商务印书馆1917年出版由许衍灼撰著的《中国工艺沿革史略》至今,总共编撰出版了中国工艺美术通史、断代史、专史二十多部。20世纪60年代初期,工艺美术史研究异常热闹,先有《中国陶瓷史》(1982年)、《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1982年),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集体和个人连续出版三部通史著作。之后,染织、服装、书籍、漆器、青铜器等专史以及断代史也陆续出版,同“文革”以前相比,工艺美术史研究的面貌在最近二十年内确实有了相当的改观(
电脑培训)。其中庞燕栗、沈从文、周锡保、沈福文、田自秉、王家树等一些杰出的学者和专家,单路蓝缕地做了大量的拓荒性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专业设立和研究方法上也创造了不少可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