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自然代替造作
禅宗倡导追求自然,引导众生摆脱世俗的束缚,到达佛陀境界。是一种顺其自然,不矫揉造作的心态。引用到设计中也就是设计师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
室内设计培训),顺应材料的特性,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吸取养分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另外,在产品设计上设计师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着重于产品必不可少的功能性,设计为生活的设计,商家不应该为了利益而一味的在功能与材料上炒作,附加不必要的功能。而真正的设计应该是尽可能少的减法设计,比如一些国家提倡的“零”设计,“负”设计。日本著名照明设计师角馆政英谈到负设计时说到:“和我一样现在有很多日本设计师追求负设计,负设计是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将能耗降到最低。如果此处没有这个照明,人们就无法正常生活,那么这个光源就是必须的,如果不是,那么这个光源就是多余的。任何设”计都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负设计是一种健康的,对环境负责任的设计,它的作用即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设计师不仅应该设计为生活带来方便产品,更要最大限度减少设计所带来的二次危害,多使用竹、木、石料等自然材料,避免使用高能耗、高污染制造出的新材料。
中国设计近年来才开始注重环保,节约材料与能源,与我们从小受到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教育有直接关系,设计师追求富贵华丽而与生态环境脱节,违背了中国古代“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天地篇》中有一故事曰:“子贡自南方北返,路遇一个农夫,以瓮取水灌田,子贡遂问他‘你为何不用桔槔呢?一天可灌溉浇园上百畦,事半功倍,又很省力。农夫答曰’‘我并非不知,只是使用机械必有机心,人一有机心,便会失去纯真。”’这正是中国古代哲学“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典型体现。这种追求自然天性,”反对人为的理念应该为现代设计所提倡。事实上这正是禅宗朴素自然观与现代设计理论的完美结合。现代设计只有更加立足于现实,巧用自然材料特有的属性,面对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不矫揉造作,才能设计出真正满足生活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三)用宁静代替喧嚣
国外一个建筑师谈到建筑设计的现状时认为“现在困扰着人类生存与生活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喧嚣。”(
室内设计培训)不只是建筑,目前整个社会都面临同样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物价大幅上涨,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整个社会处于浮躁的状态。在这样一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设计也不可避免的走入了盲目追求商业利润的误区,禅宗认为这是人性中“清净本性”的丧失。作为中国美学代表的禅宗美学,它追求“自然”“忘我”追求“自性清净”、、以及人生的理想境界,有利于调控现代人无限膨胀的欲望,让人们回归本性。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状态下,禅宗思想倡导的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主为本”的人生态度更显得难能可贵。谓无念,“无上正受正觉,所是无邪念妄念杂念不善之念”所谓,无相、无主是指不执著于万物与个人欲念,出淤泥而不染,从而达到光明、静洁、宁静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超脱精神的审美境界与人生哲学。
禅宗的这种基本精神与西方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如出一辙。简约主义风行的原因:一方面是西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得大多数人不得不用简单代替曾经的繁杂,是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使得人们在心灵上渴望寻求安宁、平静以及生态和谐的生活方式,而禅宗倡导的“自性清净”的理念正符合了这种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清新、直接的简约设计方法代替复杂的欧式设计。对比西方国家,现代中国不仅面临着城市化、工业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承受着严峻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而反观中国传统思想,却大多提倡“清心寡欲”如王维在《绣如轮。像赞·序》里提出了“审象于心,成形于纤手”之所以是,“审象于心”是,指审美者要心境高洁才能对审美对象做出正确的评价。心境高洁与明净是审美的前提,心境只有排除世俗、净化欲望之后才能体会到宇宙万物的本质与内涵,也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境界。可见中国人骨子里还是追求宁静、自然、素朴的。“艺通于道,道与艺合”将中国禅宗传统的“道”与现代的“艺”结合起来,运用禅宗宁静、素朴的美学智慧必将创造出适合我国的经典设计。(
上海电脑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