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格里希卡(Von G l i tschka):嘉宾设计师
调查设计师:美国
凡是少年成名的。5岁时,他在某比赛中获胜,得了一本《Speed Racer))彩书。那时候他就知道了有个以画画为生的职业(
平面设计培训) 。凡后来在2002年开办了Glitschka工作室,是个多学科的创新机构。他的客户有Coors公司、宝洁、美国摇滚名人堂、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耐克、塔吉特百货、温迪国际快餐连锁集团、朗涛品牌咨询公司。
搜集云
对于我来说,设计探索就像是解读推理小说。一旦理解一个新行业的行话、方法论、术语和流程后,我就会强制自己深挖下去。有时候浅层的创意就能达到最终的目的,但是我更愿意将其看做是概念池中创意之源的水面。你可以将此当做是我分类时的“设计心理学”。通常,我不愿意向没创意的客户深入解释过程。而与创意指导人员一起工作则有所不同,他们理解这一过程,并且这有助于一起合作完成这一过程。

图2.17凡最初的头脑风暴云图,这为画作收集了最有可能用到的词汇
当我继续深入下去时,我就想通过对美学流的控制(
平面设计培训) ,用形状和造型、色彩呈现、构成以及观看者视线的运动进行视觉类比。其中许多都是很细微的视觉踪迹暗示,它们能通过微观的联系强化大的概念。有的人可能根本注意不到这些设计细节,但是它们共同构成了最终的设计。
这就是为什么说设计师同时也应该是个好的思想家的原因。如果你的概念池很浅,那么你就不可能深潜下去。你应该不断地补充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让你的思路多样化。设计是不断演进的学科,而非是一种习得的技能。
图2.17中的云图展示了通过词汇联想来讲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我从中发现了最切题的词汇,这些词汇在目视判读时最有可能用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将概念与视觉结合在一起(见图2.18)。.

图2.18武士孔雀鱼的最终Logo,将最切题的备选词汇整合到了视觉设计中(
上海计算机培训)